close

我偶發的超級嚴重拖延症,搞得這部我在年中就看完的BBC重點古裝劇《The White Queen》的心得到現在才告了一段落()…

由於HBO出品的電視劇《冰與火之歌》的爆紅,顯然帶動了這兩年應美電視圈的古裝旋風,像是某台有引進在台撥出的《達文西:暗黑英雄》、《維京傳奇》,就連在法國都推出了由荷馬史詩改編的古裝劇…多不勝多。當然BBC本來就是優秀古裝劇的出產台,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波浪潮,這部《The White Queen》就是以改編英國有名的作家歷史小說為特點,將《冰與火之歌》當為假想敵的BBC年度古裝劇。

 

 

說到《The White Queen》的故事與背景,雖然是改編自Philippa Gregory的系列小說,如果看過電影《美人心機》,就大概能理解這位作者是專擅改寫史實的歷史類型小說大手(順帶一提,會看這部劇絕對不是因為跟BC有關這句話請一定要相信我請看我誠懇的眼睛ω),而這部《The White Queen》更是鎖定在《美人心機》的故事更早以前,也正是英國14世紀兩大家族:約克家族蘭開斯特家族之間,為了爭權而展開的著名的「薔薇戰爭」。故事環繞著薔薇戰爭裡具有關鍵影響的三位女性人物:女主角白皇后Elizabeth Woodville,忠貞的舊朝與蘭開斯特家族擁護者Margaret Beaufort,以及立王者之女Anne Neville,身處在這場權力鬥爭核心中浮沉的故事。

 

 

以做為一部古裝戲劇來說,在實際去深入瞭解「薔薇戰爭」這段歷史後,都會讓人驚艷於這段以玫瑰為名的戰爭中,存在如此多左右歷史發展的出色女性,以及政局與人性的詭譎多變,最後卻又以和平的方式,為這兩家族持續數代的鬥爭畫下句點。這段歷史的精彩詭譎,也成為冰與火之歌的原著作者的寫作靈感來源。

 

 

所以說囉,在觀看本劇時,不妨可以去琢磨一下關於「薔薇戰爭(又稱玫瑰戰爭)」的歷史,其實我很少收看古裝劇(正確來說應該講是時裝劇),看這部《The White Queen》時,我很難得的花了點腦力去理解維基大神裡的相關資料。

不得不說,國外古代的那幾個名字,像愛德華、伊莉莎白、瑪格莉特、約翰、理查這些菜市場名,真的說是被用到爛都還不足以形容其氾濫的程度讓我搞到後來才分清楚誰是誰誰跟誰又不是同一個人……@_@

 

維基大神的玫瑰戰爭資料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AB%E7%91%B0%E6%88%98%E4%BA%89

 

關於這段也算是有部分劇透的歷史解說,我會在另外的文章簡單說明一下,不怕劇透的大可以看看,其實就算被劇透,觀劇的樂趣也不會減少太多啦XD

 

 

回到《The White Queen》這部劇裡,其實如果能引起收看的觀眾去找相關資料的興趣,自是不用多說這部影集的成功之處。《The White Queen》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以女性作為主角發展的戲劇,看這部劇又有點讓我想起以前我那研究女性歷史的熱情(那時的我簡直是正直得很難想像會歪成現在這樣ORZ…)。

裡面的三個主要女性角色個性非常強烈與立體,主要角色Elizabeth Woodville,本來是出身蘭開斯特家族的一個騎士寡婦,但是為了追求愛情,她全然不顧兩大家族的對立立場,以及懸殊的身分,最後嫁給了約克家族的國王愛德華四世,成為一國之后,The White Queen指的,自然就是取自於象徵約克家族的白玫瑰的顏色。

 

做為一個身分微薄又扶養著兩個兒子的年輕寡婦,Elizabeth為了捍衛愛情與家族,她同時又有著剛烈的個性,堅韌的意志,以及冷酷的政治覺悟,更給了所有只看到她外在美貌與安適生活而低估她的人一個迎頭痛擊。這點剛烈與堅韌的個性,就正好與被約克家族推翻的蘭開斯特舊朝,最為強悍的奇女子,安茹的Margaret相當近似。

安茹的Margaret,是代表著家徽為殷紅玫瑰的蘭開斯特家族實質掌旗者,也是劇中舊王"亨利六世"正妻,年僅14歲就起身為了捍衛家族而戰,但這個角色在本劇中實在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實在是非常可惜,我倒是覺得光這個角色的個性與遭遇,也就足以自開一個系列的故事。

另外要再提一下本劇唯一的奇幻設定,就是讓這個女主角與她母親在故事中,變成神祕的女巫角色,能施展巫術,預見自己會嫁給約克家族的人,生下子嗣等,但本劇的奇幻色彩是攀沿著歷史的傳聞(白皇后娘家的姓是Rivers,英文河流之意,歷史上就有人認為Rivers家的人是人魚的後代)。自然就顯然非常地淡泊,儘管故事因為參照歷史就這點做這樣的延伸,但至少目前看來,這塊我怎麼看都有些不是很"搭嘎",並沒有太多加分的作用,頂多是順了一些故事的發展條理而已。

 

 

當然還有一開始在劇裡與歷史中都不起眼的Margaret Beaufort,她對於家族與自己的獨子,甚至自己本身,有著殉道者般不顧一切的狂熱,以及深入骨髓的執著與頑強,這點個性在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給了她能夠為了自己的兒子,玩了數十年政治棋局的老謀深算,與徹底的不擇手段,在這種信念毫不相襯的平凡外貌與坎坷命運的安排,更是這部劇裡最引人入勝的角色之一。

與這兩名奇女子不同,一個在歷史上一直是被認為是完全不得自主,「命運受害者」的立王者之女Anne Neville,相對於歷史上片段式的描寫這名女性的無助而導致的不幸,原著與戲劇倒是以另一個角度,去做出一個不同的詮釋:讓這個女孩從懵懂無知的少女,也隨著際遇而有所成長與覺悟,她儘管十分討厭與害怕安茹的Margaret與白皇后,但卻也能同時能向”自我的敵人”效仿學習,有勇氣與決心出逃,也能冷靜的衡量利弊,等同是直面挑戰了當時的社會限制,而不在是那種印象非常平面的受害者,算是非常正面建設性的重新塑造。

 

 

不過總歸而言,無論是以小說或戲劇的角度來看,去挖掘這些歷史人物的史料並加以深入推論或解讀,這些出現在劇裡的角色,就足夠豐富立體的了。以薔薇戰爭這段近乎離奇的史實,就證明顯然有時人生的際遇與命運,遠比戲劇要來得奇妙很多。

平心而論,《The White Queen》的特色與重點說的是女人的歷史,拿這部戲與冰與火之歌做比較,實在也沒什麼意義。如果要說人物關係的複雜程度,自然是比不過權力遊戲,但是說真的,也就少了看權力遊戲那種出其不意地頻繁領便當所帶來的龐大壓力(想到這季的劇情我又想哭了QQ),讓人比較有心思去注意角色的轉變與各自的故事。

 

但雖然如此,不過也可以在《The White Queen》身上,同時看到那種不脫離太多史實的嚴謹態度,以及那種謹守史實而無可避免的戲劇性的薄弱之處,從正面來看,這部劇其實沒有用太多誇飾的方式表達衝突矛盾的情結,卻又能保有角色鮮明的個性與那種每個身陷權力遊戲中的暗流,但是這麼多出色的角色,實在在劇裡激盪的火花卻還是有所不足的缺憾,片段切割式的敘事手法,就是少了那幾分可以表達出衝突的空間。本劇只做了10集,沒來得及把薔薇戰爭這段故事完整告一段落,就畫上了句號,相當可惜。

 

在實際劇情中三個女性主角,沒有機會有更多的劇情互動安插,讓故事結構有種真的被分割為二有時為三的小缺憾,特別是Margaret Beaufort,很多時間是跟王室絕緣的,如果要能透過互動凸顯她們之間的衝突與矛盾,應該會更精采起碼會更能讓這劇符合主流古裝/政治劇偏愛的調性。

 

但如果是以要看女性歷史類的戲劇作品,《The White Queen》當然是有其可貴之處:對照於這些懷抱著強烈信仰的女性,像愛德華四世、喬治、沃里克這些善變的男性,就算活躍於政治舞台的中心,但相較之下實在黯然失色,不光只是在意志層面,只要細看推敲劇情,更不難發現這些劇裡的大部分男性角色,更是覬覦這些女子握有的美貌、權力與財富這點,絕對是對長久下來以男性為尊的史實做一個很有力的辯駁。

 

 

最後既然是做為一個走歐美掛+同人愛好的在下我,這部即便非常認真正經的古裝片,一向是腐劇出產台的BBC,除了經典的兄弟Couple(我是萌不起來啦這對兄弟在劇裡是真的徹底撕破臉)外,怎麼會沒給大家福利捏

 

久違的探長也在本劇插上一咖啊,雖然演得角色是個牆頭草(*3)……前陣子看到探長的超級平頭看來是為這部劇作的造型的關係@@

 

然後就是話說看到新聞報導麥哥也加入這回古裝劇大戰但是站到了敵營冰火五重天去,就算不是ML或LM黨的官方都要開始開人的腦洞補起相愛相殺什麼的了@"@...BBC的心機未免也太重了吧。(囧)

 

 

喔最後要提一下,BBC還特地推出由小說作者主持的特別節目,來用歷史節目的方式,可以算是把這段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與焦點再說一遍,不過這部分成上下兩集的特別節目,沒有翻譯看起來就……請自求多福就是O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llen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